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Les petits mouchoirs (謊心愛漫遊) - 好好享受每個人生假期



法國源遠流長的電影文化往往在提醒觀眾們, 影院只是感受生活的一部分
真正的體驗在大銀幕之外, Copie Conforme (似是有緣人) 已道再漂亮的假雕塑不如真實經歷
如今這部雲集法國影壇粒粒巨星的 Les petits mouchoirs (謊心愛漫遊) 同樣教人面向生活

Bordeaux coast 的風光固然使人心曠神怡, 觀眾紛紛希望實地遊玩一趟
猶像遠離繁囂的世外桃源, 海天一色, 一片蔚藍的色調予人輕鬆舒服的感受;
各大演員的同場較技充滿火花, 每位都有演出的代表性時刻
優秀的陣容使這群好友的喜怒哀樂徹底掌控觀眾的情緒, 兩個半小時全無冷場
靚人靚景的誘因下, 自然在法國本土大破票房紀錄, 賣座兼贏得觀眾熱烈掌聲

真心話有時應只作心底秘密, 善意的白色謊言才是維繫關係的王道
再親近的友情有時都經不起真相的考驗, 自欺欺人才是人與人的相處方式
有人隱瞞情人離開的事實, 有人佯作不著緊舊男友的傷勢;
有人刻意收起不能表露的情意, 有人活於內在欺騙中不懂釋放醒覺

幸好, 他們走在一起; 還好, 他們能互相包容
生命中能有多少深交, 可以對 Max 的牢騷見慣不怪?
又可有多少知己, 可以接納 Éric 在硬朗漢子背後的脆弱但又要面子的孩子氣?
失戀後可以彼此安慰, 吵架後可以前事不計
人與人之間還有純真的美好, 雖然每人都希望呈現完美最好的一面
偏偏真正的好朋友, 卻能接受最真實最難忍受的自己

片中大量笑料, 都來自角色內心情緒爆發的時刻
往往在一大群人之中出現的尷尬場口, 看著每個臉孔表情
當下那種錯愕, 之後和好如初後又拿回來當成笑話一則
喜劇感的自然樸實, 不是一般通俗無聊的刻意設計, 而是有助推進故事及建立角色
但電影又能營造出熱鬧喜樂的氣氛, 不是悲喜劇類型的笑中有淚

最後一場就是預期中的高潮戲, 但因前戲太多, 劇力已盡
主線集中在 Vincent 跟 Max 的交流張力, 始終這段關係太有噱頭, 輕易搶去鏡頭主位
反而壓軸呼應開首的情節很平淡, 也許有愁緒, 但卻沒遺憾
尤其看到他們在這麼多個年頭一起玩過笑過, 足見其友情的永久珍存
沒有大起大落, 卻有小情小趣, 是法國的休閒片種, 亦是其影壇較少見的主流商業
《謊心愛漫遊》在故事發展竟離奇跟美國的胡鬧粗鄙作《Grown-Ups》(中坑同學會) 相似
只是法國片始終是法國片, 開展輕緩, 情感細膩, 跟美片風格大相逕庭
而且法國的出品, 即使討好大眾市場, 都還是以劇情, 人物與情懷為主
沒有浮誇特技, 只有閃耀星光
經此一役, 更熱愛 Marion Cotillard
Benoît Magimel, François Cluzet, Laurent Lafitte, Gilles Lellouche 都各具風采
只不過若然走在藝術最前線的法國影壇, 最受影迷歡迎的都只停留在《謊心愛漫遊》的小品格局
沒有更多深沉的人文探索, 那全球電影界的未來發展確難見新突破了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鍾氏兄弟《齊唱.吳秉堅之歌》- 靚聲福音天碟示範



難得一見的跨年代港樂合作, 見證廣東流行曲在八十年代的發展興起
對吳秉堅的崇高敬意, 對上帝的熱幟忠誠, 盡收於這張重繹經典的大碟內
於是, 《齊唱.吳秉堅之歌》奇蹟般誕生了, 意想不到的聲音竟都收錄在同一張專輯
一般現代流行福音詩歌, 都會先想到找王菀之, 謝安琪, 關心妍等活躍主流的歌手
徐偉賢, 歐陽靖等都或會在考慮之列, 但鍾氏兄弟的視野不止於此
真心的要追本溯源, 就要從過去覓尋曾帶來自身音樂靈感的前輩
適逄首張大碟《鐘聲》的成功, 引來眾多不同年代的音樂人注視
促成了這張集結香港樂壇曾經熱鬧過的, 不同表現風格的單位走在一起
他們不止受到鍾氏兄弟的誠意打動, 這更是上帝為吳秉堅先生一生詩歌界貢獻而預備的一份厚禮

歌曲要打動人心, 留下不能磨滅的印記,
除了出色的旋律與樂器配製外, 更重要是背後的故事與帶出的訊息
《齊唱.吳秉堅之歌》在全新編曲的華麗外衣下載滿濃濃的情意, 聽得動容入神
多樣化的曲風與演繹, 時而熱鬧繽紛, 時而放鬆享受,
曲目的編排更像是在說一個完整的故事, 一段人生的起跌
前半段似是年輕人的委身, 後半段則是歷經失落後的回望與感恩

《將心給我》從一開首的琴音已感受到其古典優雅
舒服的琴聲帶領聽眾進入寧靜淡然, 與神傾談的屬靈環境
這首歌放在開端, 提示了本專輯的主題走向, 在紀念一個受到現世淡忘, 曾經美好的時刻
曾經,《將心給我》在每一個星期的團契中反覆頌唱
曾經, 那兒充滿著歡欣喜樂, 所有所有都可以輕言放下, 只要上帝的同在
這首歌曲, 是個人校園的回憶, 是充滿笑聲的天國
這一份情懷, 在抒情藍調的氛圍下蘊釀發酵, 作為第一首跟聽眾交流的作品實是完美

《朋友.愛》為碟內唯一一曲原創作品, 卻跟其他八九十年代的譜曲共享同一種 "古舊" 風味
樂器的選用貼近過去, 題材則歌頌永恆不變的友情
是鍾氏兄弟一路走來的不離不棄, 也可是鍾氏兄弟對參與其專輯一眾弟兄姊妹的感激之情
作為大碟主題曲, 《朋友.愛》工整大氣, 亦是粵語流行曲式的典型,
最後數句更是大合唱之必備, 具氣勢而溫馨

福音歌曲的主角, 歌者讚美的對象, 當然是主耶穌基督
而詩歌專輯的最大使命, 就是要讓聽眾認識了解祂, 這便是《祂的一生》的意義
最後是響應呼召, 跟隨主的腳步, 效法神的榜樣
鍾一諾全新的英文歌詞, 鍾一匡的口琴伴奏, 增添了原曲的騷靈感覺
輕盈悠揚, 即興變奏的是《祇有祝福》
碟中少有純粹靠鍾一諾演唱實力擔起的歌曲, 樂器編排不密集, 讓歌者隨心發揮
唱出信心與力量, 是一個有大志有夢想的信徒之歌

Watoto 合唱團一開聲, 已是不得了, 《一無掛慮》是只應天上有的體驗
怎樣活出 "Don't Worry, Be Happy" 的真理?
這五分四十六秒讓聽眾真正感受一無掛慮的至高境界
非洲敲擊樂與兒童和聲, 其樂器編曲的層次感
在提醒著人要全然交託才能喜樂
聽著烏干達的小孩們快樂地歌頌主, 身在富裕社會的我們又有何資格去擔憂煩惱?
他們縱有貧病, 仍懂得單純的仰望神, 所獻出的真誠歌聲令人感動
這歌亦符合了鍾氏兄弟一向的信念, 要行動關懷有需要的人
《一無掛慮》帶領聽眾去認識世界上需要禱告支持, 需要伸手扶助的另一群

《赤道宣言》是前半段的承諾立命階段之總結, 《無言者》則是實踐過程中的絆倒
兩者一前一後, 宣言變成無言, 前者興奮後者憤怒,
Get Together 後竟發現無人願說心中熱誠話
正好對照年少熱情與踏入社會後的艱難歷練, 期望後失望的鮮明落差
同樣集合大量音樂人拼湊而成,
投入《赤》中小號奏出跳蹦蹦的活力, 更感《無》中電結他的荒涼淒清
《無言者》為全碟控訴最強烈一曲, 批判這個冷漠的社會, 二十五年後再唱竟更覺合時
"行公義" 逐漸失落於主流核心價值, 甚至連教會都不再高談政治議題了
人與人的關係愈來愈表面, 愈來愈脆弱, 彷彿世界上再沒有共同的原則價值去捍衛
"I have nothing to say" 有什麼比這更能描繪到當下社會的狀態?
泰迪羅賓與鍾一諾, 代表著兩代人, 同一段的演繹是共同的憤概

後半段的專輯明顯地轉向更多感恩, 像千帆過後的感悟回轉
《願你用愛吸引我》帶有 "若有一天淡忘神"的警惕
對於曾熱心事奉但已心灰意冷的信眾, 應可掀起更觸動的情感思緒
一直也覺得 "耶穌" 二字唱出來很柔和很溫暖, 每次聽到這副歌都是很舒服的
《信靠的故事》更是回味過去才深明信靠的意義, 詞意呼之欲出
喚醒一度失去的聖靈感動, 這首歌行曲的流暢是聽著聽著, 連已唱完都不覺得的
反覆細聽全碟, 《信靠的故事》都是順耳卻不易把握記憶點
不代表其重編不出色, 相反是享受得全然陶醉在音色中

較為雲淡風輕的兩曲過後, Angelita Li 獻聲的《生趣》容易引起聽眾的注意
重編的 Bossa Nova 版本像在遊玩在世外桃源的興散, 唱得很淡, 很有躺下小休的恬靜
跟詞中聽浪潮數細沙的情節相當匹配, 讓人聯想到天國無憂無慮的圖畫
《神是愛》又回歸典型演繹手法, 不再在編曲中鑽研新玩法,
正正經經的旋律出發, 沒有花巧, 單一鋼琴, 莊嚴卻深情

《神!你在掌管 / 一生不枉過》兩曲通過羅乃新的琴聲串連, 起伏跌宕都鏗鏘有力
詩歌流行曲有時很有大熱 K 歌的潛質, 《神!你在掌管》正擁有此特質
順耳的主歌, 搶耳的副歌, 還有激昂飆音的位置, 是大展歌喉的好選擇
只是, 這一 track 的主角一定屬於過門的鋼琴, 流麗的彈奏見其大師功力

歌曲的旋律出色, 固然是經典要素, 背後的製作動機有時也能造就金曲的經典地位
邀得九十歲高齡的姚莉出山, 單聽其歌唱感染力已是一大神蹟
聽她唱出 "我軟弱 我困倦 我傷透" 深深感到何謂滄海桑田
結語是一片樂觀的 "深相信 此刻你 擁抱我" , 跨代二重唱是不同世代的信仰見證
餘音裊裊, 百聽不倦, 老歌加上老前輩演唱, 傳奇的絕配, 不朽的絕唱
專輯結束於此, 時光永恆的定格, 不曾流逝, 猶如上帝的昔在今在永在

也許是喧賓奪主, 一眾音樂單位名單的驚喜, 蓋過了鍾氏兄弟的主音與口琴部份的精彩
"祂必興旺 我必衰微" 相信鍾氏兄弟都樂在其中, 不會介懷的
看到其 Facebook 專頁日以繼夜的更新宣傳, 看得出其用心與積極;
看到其樂於接受批評, 即使鍾一諾給批評唱腔造作, 他們依然虛心受教;
看到其幽默風趣, HMV 的宣傳首頁也真是惹笑非常;
看到他們為自己的夢想奮鬥, 跨越了如此浩大的挑戰, 心中實在又感動又羨慕
如果《The Tree of Life》(生命樹) 是電影界的神蹟,
那《齊唱.吳秉堅之歌》亦絕對是神在香港樂壇行出罕見的奇事
兩者都同樣更新我心, 讓我對電影音樂的想法更堅定更有盼望
感謝神的賜予, 這張福音專輯確是個人夢寐以求, 渴望得見的香港詩歌界的突破!

推介: 一無掛慮, 無言者, 將心給我, 親愛主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彼思動畫廿五周年 - 回顧及展望



自從這個彼思動畫製作室的桌燈亮起, 動畫界就掀起了前所未見的革命
1995年首部 CG 動畫 《Toy Story》(反斗奇兵) 面世後, 彼思的發展就一日千里
十二部長片都叫好叫座, 品牌已成質素保證
今年更選定香港為世界巡迴展覽的首站, 當中的手繪草稿, 數碼繪圖, 分鏡構圖等
讓一眾動畫迷可深入體驗接觸每部經典動畫的製作過程

1995年奧斯卡頒發特別獎, 獎勵其技術貢獻
然而, 彼思不止在電腦科技上達頂尖水平, 在編導方面亦展現高人一等的才能
強調故事為本, 要先行構思創作主題, 老少咸宜而能啟發人生意義
會說話會走動的玩具團隊是友誼永固與童年回憶
同樣主角換成汽車後, 延續概念, 第一輯除了代表創作人 John Lasseter 的成長環境
還表達了舊日風土人情的可愛溫馨, 不但提倡保育, 更重要是享受生活的樂趣
第二輯則純粹實現兒時狂想, 像童年時玩具車在停車場亂衝亂撞,
由以前的睡房小小一架拖車, 化為大銀幕上的威風大英雄

Andrew Stanton, Brad Bird, Pete Docter的加入, 提升了整體影片的視野與深度
深海父子情盡現汪洋生態大觀, 機械人的純真情懷拯救了人類與地球危機;
超能家庭的中年危機心理掙扎, 老鼠可以做大廚的夢想作全新注釋
怪獸要嚇小孩吸收恐懼能量, 老翁為圓舊夢以萬千繽紛氣球升屋奇遇
彼思在角色設計上層出不窮, 故事轉折亦從不讓人失望
而且每部都有新嘗試, 如怪獸的細緻毛身, 車頭燈倒後鏡的閃爍反光等

《Toy Story 3》(反斗奇兵3) 橫掃全球後, 彼思竟繼續接連炮製續集
除了今年的《Cars 2》(反斗車王2), 還有來年的《Monsters University》
怪獸公司都開拍前傳, 讓彼思技窮之說不脛而走
2011年是彼思動畫首度在爛蕃茄網站得到劣評的一年
其夏威夷短片已經商業無聊至極, 萬料不到主菜都是平平無奇
3D特效的運用亦是跟風多於真的有其改善畫質之作用
《Newt》的取消開拍, 一時間讓堅持原創的彼思突然一窩蜂出現系列延續篇
幸好希望又於最近重現, 以女性人類為主角的《Brave》推出了 Teaser
瞬間還傳出了會籌備題材相近於《Inception》, 探討人腦結構的動畫
看來, 彼思在業界的龍頭地位, 在動畫界創下的奇蹟, 仍有在未來更多的二十五年延續的潛力呢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約 翰 福 音
3:30 他 必 興 旺 、 我 必 衰 微 。

人總不能以自己的成就功德自誇
能謙卑屈膝, 彰顯的是上帝的榮耀
興旺福音, 救贖靈魂, 自己的名字不需記念, 衰微是以耶穌自降為卑作榜樣
只有忘卻自我得失, 在意的是神國之名, 一切地上的難處都是短暫虛空

2011年度七月份電影海報之選 : The Tree of Life 生命樹


Film Poster of the Month - July



The Tree of Life 生命樹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即食年代

資訊爆炸, 科技突破, 改變了媒體操作生態
當平台愈多, 選擇愈豐富
閱讀風氣, 觀影習慣, 聽歌媒介, 三大日常生活藝術的模式都不約而同面臨衝撃

iPad盛行, Amazon已宣布2011年電子書銷售量已全面超越印刷書
報紙開始改變報導方式, 全球首創的蘋果動新聞每段 youtube 視頻 都保證一日內過千人點撃
電子紙風行之後, 門檻一放寬, 報業機構的競爭將會加劇
不同小型網站的加入市場, 將影響整個消費習慣
得到資訊的渠道愈近方便, 將可能造成全行追逐即時更新, 務求吸引讀者第一時間的注視
人們只看標題, 只看首兩三句 catch 不 catchy, 有沒有 gimmick
到時新聞長篇報道可能會逐步退下主要舞台
不止是報章雜誌, 文學作品都將可以全新的介面跟讀者會面
當然科技的進步不一定帶來文學水平的倒退
只是當書本已成過去式, 人人拿著新潮電子產品在逛街時
又有多少人會在眾多娛樂選擇中, 回頭閱讀頁數繁多, 字數冗長的文章?

自從《Avatar》面世後, 電影業界在近兩年大量開拍3D電影
嶄新的立體視覺效果無疑在觀賞上帶來新鮮的官能刺激
《Avatar》(阿凡達) 更揚言 3D電影的熱潮將好比電影史上首次出現聲音或彩色的里程碑
荷里活大導演 Steven Spielberg, Martin Scorsese, Ridley Scott等均紛紛轉拍 3D
美國的流水作業式工廠倒模, 劇本橋段循環再用, 配上全新特技包裝,
馬上得到票房數字上的突破, 一個又一個的紀錄, 亦可看到3D電影主導下的市場升幅
只是, 引入新技術後的出品真的有合比例的質素提升嗎?
如同文學作品一樣,沒有新故事,沒有新角度, 創意匱乏將早晚禍害大銀幕的長遠發展
有新的技術, 都總需要有出色的作者為其注入靈魂, 好比荷索的《Cave of Forgotten Dreams》
更不用提及目前美劇的末日危機
因著拍攝成本相對昂貴, 收視下滑, 一部又一部季度長劇遭到取消
取而代之會是不用思考, 隨時開電視機都能投入的真人騷或比賽節目

音樂所面臨的轉變與挑戰似乎更為艱巨
電影業總算找到方法, 避免觀眾流失到影碟或免費在線觀看的市場
電子書的發展還只是起步點, 成本的節省尚在討論當中
但從前一張專輯一氣呵成去聽的習慣已在十年內備受威脅
單曲的下載, 已由非法免費過渡到合法收費
Radiohead 更破天荒提供了任用家下載, 自己填寫金額的平台
拆件逐首歌推出, 成為流行大勢
歌曲在互聯網盛行的時代, 已逐步淪為陪襯的背景樂, 而非靜心慢慢欣賞的藝術了

一切的發展, 是普及化大眾化的良機, 還是在扼殺培養藝術修養的機會?
取決於的, 是人的素質, 是人應如何妥善運用技術的提升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2011年度 電影系列第五章的回勇之年

改編重拍續集前傳拍不完, 但2011年絕對是電影系列第五輯豐收的一年
《X-Men》回到原點探討第一代變種人的恩怨, 換來《First Class》的掌聲如雷;
《Fast and Furious》(狂野時速) 系列捨棄了 Furious, 徹底轉型至"奪寶"動作片;
《Planet of the Apes》(猿人爭霸戰) 以猿的成長為故事核心, 憑藉嶄新特技突破而橫掃票房;
《Final Destination》(死神來了)來到第五集竟能重上軌道, 回歸首兩輯的劇情為主, 死法為次



先談 Marvel 漫畫改編的這群變種人團隊,
在 Bryan Singer 主理下的《X-Men》, 都是不容於世的邊緣人
社會的不理解造成仇視與恐懼, 變種人間各有異能及心理缺陷
選擇抵抗逼害的仇敵 (人類) , 或是堅守道德原則, 不挑動戰爭的高尚情操?
議題帶來的劇力到到第三集 Brett Ratner 已大大減輕, 狼人外傳更是與主線徹底割裂
Bryan Singer 的回歸擔任監製, Matthew Vaughn 的操刀, 帶領觀眾回到初始時代
冷戰的歷史背景, 造就兩派變種人的崛起
Professor X 與 Magneto 的友誼與敵對立場, 本來就是整個系列的題旨
當中所探討的可以是宗教, 種族, 或是性取向的平等
沒有絕對的正義, 只有必然的孤寂無奈, 及永遠希望得到認同, 得到愛的人類本性
《First Class》(異能第一戰) 還造就了荷里活一顆新星 Michael Fassbender
早在歐洲影壇嶄露頭角, 2011年正式走入最主流最前線的美國市場, 前途無可限量



談原作的野心, 《Planet of the Apes》(猿人爭霸戰) 曾是影壇最具前瞻性的科幻大作
人類與猿人的主奴易位, 追求解放自由, 是否必然經過漫長的抗爭?
聰明的生物, 難道總不能跟具同樣智慧的另一群, 去和平共處嗎?
可惜的是其後時間線愈拍愈亂, 原有的政治性逐步淡化
到了 Tim Burton 的版本, 更是徹底商業, 扼殺原有設定的反思空間
2011年新晉導演 Rupert Wyatt 將故事焦點放在地球首個猿人領袖的蛻變過程
系列中首次跟猿人的想法與感情如此接近, 把觀眾的同理心帶到 Ceasar 身上
看到人類的無情虐待, 正面與原作地位倒轉的情節作對比
縱然沒有太多哲思辯論過程, 劇本卻動之以情, 使觀眾在情感上得到共鳴
當然, 作為系列第五部, 《腥凶革命》的最大革命在於首度使用 CGI 的猩猩而非靠道具化妝
特技有突破, 追逐場面更流暢, 在銀幕觀賞時更能體驗故事的真實性與可行性
Andy Serkis 亦再一次發揮演技, 在 Motion Capture 技術幫助下演得 Ceasar 七情上面
告訴全球電影人, 特技不是取代演員, 而可以是輔助演員更自如演繹不同角色



而論及系列質素, 《Final Destination》(死神來了) 的命運則與《X-Men》相近
2000年原創的故事概念, 到了今日已成陳腔濫調的方程式
預知死亡, 然後挑戰死神的規則, 可以引申出有趣的哲學討論
首兩輯的角色還在認真面對, 絞盡腦汁去與看不見的 "命運 / 死神" 較勁
日常中看到的不尋常意外, 是否冥冥中早有安排?
就是生活中經常害怕會出事的場面或道具, 如打樁機聲, 地上鐵釘, 尖銳刺針等等
這個系列最讓人期待的, 正是死亡的突如其來, 正是死亡的無從計算
愈想謀算, 愈擔驚受怕, 首兩輯還是有引人入勝的劇情主軸, 似有還無的解謎線索
到了第三與四輯, 已真淪為血腥肉慾的賣弄, 尤其《死神4來了》的3D綽頭
然而, 《死神5來了》的回歸竟具驚喜, 讓支持者有了繼續追看的理由
"Everything has an answer" 又回來了, 在兩集的停頓後總算有了新頭鍺
不止是規則的更新, 人物的神秘面紗亦隨著結尾提示, 使觀眾有了全新想像
首集強調的黑影與烈風, 重現於新作鏡頭內, 氣氛營造終於重上高峰
至於 3D的 "突出" 視效雖然有官能刺激, 卻仍有提升震撼力的空間
頭兩輯與之後兩輯的水平落差, 在2011年挽回了, 可惜不知能否再延續了



至於《Fast and Furious》, 能走到第五輯已是奇蹟
更難得是電影居然愈拍愈好, 到今年的《Fast Five》可算系列最佳
精彩在於兄弟情義的建立, 還有飛車動作場口的紮實刺激
劇本上下過苦功, 終能將九唔搭八的第三輯扯回主線, 又重整敘事時序
整個故事脈絡總算成形, 仿傚《Ocean's》系列般, 專業, 型格與幽默感共存
刪減了往日累贅沉悶的比賽環節才是大刀闊斧的好榜樣 (一如片名)
集合 Vin Diesel, Paul Walker 與 The Rock 三大型男同場鬥智鬥力鬥車
故事模式的陳舊可以原諒, 場面調度的分鏡功力則是導演 Justin Lin 的功勞
但始終能寫出不犯駁的情節, 眾人物角色能走在一起而沒有突兀
編劇 Chris Morgan 才是拯救系列, 推上年度票房鉅獻的寶座之功臣
還有那聰明的 Ending Credit Teaser, 比 Marvel 的超級英雄宣傳片更為吸引呢

雖然系列長拍長賣, 到第五輯依然歷久常新
但眾多荷里活工業成品都要 reboot 再 reboot, 續集再續集
展示了大銀幕出品 "連續劇化" 的現象
哈利波特已成全球史上最賣座系列, 而 Marvel 的 復仇者 又準備得如火如荼
更見各大電影公司要將 "十集長劇" 拍攝模式搬到電影中
像《First Class》根本就更合適拍成一年一季的大劇
當中妖后的變節, 磁力王與 X教授的合作到決裂, 根本可以慢慢推展
以 X-men 的人物角色, 絕對不難拓展, 在電視劇集中亦能得到更深刻的人性刻劃
而《Fast and Furious》《Final Destination》則更見其單元劇風格
前者大可一集一任務, 後者更是不停更新死法而已
這些系列電影的存在價值, 當然也不比什麼《Iron Man》《Captain America》為低
至少它們看起來都更有原創性, 更有心思去構思橋段, 多於硬銷品牌呢

延伸閱讀:
《X-men》系列回顧 - 融入社群, 獨斷獨行, 還是排除異己?
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猿人爭霸戰 腥凶革命) - 暑期娛樂特技片王

李治廷 《Everything》出淤泥而不染



首張專輯《今天開始》(2009年十大專輯: 第六位) 一鳴驚人, 曲風清新爽朗, 創作簡約自然
兩年後的《Everything》依然鋒芒未減, 沒有受到音樂廠牌 A-music 的惡俗沾污
慢工出細貨, 李治廷在偶像派面孔之下, 音樂風格上續見潛在無窮的可塑性

出道三年內瞬間萬千寵愛在一身, 電影廣告密集加身,
老闆黎明要銳意將當年登上天王位的方程式複製於李治廷身上
可悲是現今香港樂壇死寂, 不聽廣東新曲是王道
2005年打後的樂壇新人再沒能得到注目
李治廷的外表及曝光度, 竟都未能讓他在歌影兩棲站穩陣腳
加上 A-music 實在予人先天負面的形象,
嚇人的專輯封套更使理應口碑轟傳的第一張大碟淪為坊間笑柄
可幸是一出道遇上了《歲月神偷》的叫好叫座
拍了四部具份量的電影, 雖未算人氣急升, 至少已入屋為普羅聽眾留下印象

影迷會懂一曲《Echoes of the Rainbow》
TVB fans 會留意到跟巨聲林欣彤合唱的《I Love Hong Kong》
廣告洗腦效應下亦出了一首《速度對比》
但則不要奢望陳套的美心廣告中幾聲背景樂可帶紅《尼古拉》了
大眾對其認識, 也就止於此了
只是用心聽過《今天開始》跟《Everything》, 定會明白此子的才華還沒有全然盡露

上一次有浪人遊子的主題, 今次都是簡簡單單
沒有過多繁複樂器作結構, 大多一種樂器作主調, 如一支結他作編奏
偏向英倫流行曲的旋律, 滲透舊日經典的參考致敬
其音色與演繹技巧都自然不修飾, 聽出心曠神怡的感覺
可駕馭輕盈的爵士, 如《Just the Way You Are》;
可大鳴大放鼓聲助興, 如《鵝毛》;
還有典型廣東主流的《奇蹟等不到》, 抒情窩心, 浪漫情深
突破當然在於《速度對比》, 原來深情慢歌與輕快旅行歌之外,
李治廷還能玩電子舞曲, 爽快醒神

對於不同語言的演唱, 更是得心應手
《誰能代替》沒有野心去經營大格局, 簡單的旋律與唱法已有早期王力宏或胡彥斌的影子
同時不失個人風格, 他的聲音辯識度與自家創作的簽署記號相當鮮明
《Still》基本上已達一般外國流行曲的製作規格, 沒有半點咬字的造作
專輯內的曲風能做到多元化不重覆, 同時又緊貼商業主流的模式,
更難得是可掌握聽眾的情緒, 保持舒服興散, 是專輯連貫一致性的成功

也許很可惜, 以李治廷的外形及實力, 理應在現今的高度不止僅是樂壇一席位
不斷作無關歌唱事業的宣傳, 致使出道至今的現場表演廖廖可數
除了聽眾沒能認識到他的音樂外, 更嚴重削弱了歌者現今現場演繹的穩定性
可幸的或是, 至少他還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去思考, 去找尋作歌的靈感
因為懂得作曲編曲, 所以少了唱片公司亂選曲的制肘
原創清新的曲風, 流暢完整的調性演繹
《Everything》聽到的, 還是兩年前赤子之心, 樂觀陽光的李治廷
只是還留在 A-music 兩至三年, 下張專輯就不知是何等光景了?

推介: You Are My Everything, Still, 鵝毛, 速度對比



延伸閱讀:
2009年我的十大專輯 : 第六位 《今天開始》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經典回顧 - 《金枝慾孽》萬里江河, 有緣再聚



不愛宮牆柳,只被前緣誤
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要走, 慶幸你心中有愛
要留, 只怪我心中有恨
現在就只好靠你, 去完成我們海闊天空的心願
珍重!

宮廷鬥爭的無奈, 心計陰謀的猜度
是非迷信的散播, 封閉自由的高牆
一切一切的腥風血雨, 在這宮門內只會有冤魂與仇恨
無止境的遭受擺弄利用, 沒有永遠長留的感情關係
最後都只是捕風虛空

世界太廣闊,
偏偏每段時刻, 都總有一群又一群人想攀進去
而又偏偏最想離開的, 卻困於鳥籠內, 走不出去
到能走之時, 卻已覺無法適應外間正常的生活法則
悲哀, 是不論雪下得多狠, 四面牆有多冰冷, 都沒能埋沒你心底的熱情與良知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猿人爭霸戰 腥凶革命) - 暑期娛樂特技片王



如何才能稱得上真正的 Blockbuster of the Summer?
當2011年的億萬鉅製充斥著一堆 號稱打造 3D 視效的大片,
漫畫英雄系列改編一部接一部, 怎看都似是宣傳品多於大銀幕長片
在七月的一眾賣座系列狂轟猛炸後, 更見《猿人爭霸戰》在此時勢橫空降世的意義
於北美及香港皆創造出令人驚喜的票房成績, 實為一眾跟風趕拍大製作的電影公司立下一大典範

《猿》片上映之先一直備受低估, 只因品牌歷史已久
Tim Burton 的版本也已拍在十年前, 原有忠實擁躉數量成疑
只是在首映日已創佳績, 釋除業內人士顧慮, 看來本片確有其入場賣點
除了觀眾已厭倦3D綽頭, 最大因素相信源於其 "史上最強特技班底" WETA
這一次的電腦技術突破, 在於 Motion Capture 的 Performace 與真人演員的同場交流
WETA 甚至推舉是次嘗試比 Avatar 更具挑戰性, 在畫面的配合上更為完美細緻
當然入場觀賞過後, 亦對技術團隊的誇口深表認同

不再是特技人道具化妝, 而是轉用電腦特技,
卻更能感受到演員背後的表情變化, 肢體動作亦見得流暢自然
Andy Serkis 所演的 Ceasar , 相信會成為影史上 Motion Capture 技術發展的代表性角色
論動作精確度, 背景融合度, 都超越了以往魔戒的 Gollum 咕嚕 , King Kong 巨猩的水平
不斷翻騰跳躍的場面, 捕捉眼神情緒的近鏡, 都是特技與演技共同貢獻的成果
這趟亦應是 Motion Capture 成功過渡至 Emotion Capture 的實例

只是《猿》的幕後製作深明一部娛樂性豐富暑期鉅獻的要素,
不止在外表包裝上要賞心悅目, 核心的始終是內涵的故事
這部前傳所談的主題都是離不開傳統的大方向,
人類對非我族類的歧視與恐懼, 革命是奔向自由為家園而戰... 等等
但要把故事由頭說起, 且說得動人入心, 則見電影人的真摯與耐性
新晉導演 Rupert Wyatt, 編劇 Rick Jaffa, Amanda Silver
將領袖 Caesar 的身世從遺孤到學習到當領袖的過程娓娓道來
在森林爬樹的一場剪接了五年的時空, 宏偉的配樂見證了偉大的成長階段

文戲發揮意想不到的感染力, 動作戲則緊張刺激目不暇給
前段緩慢的鋪墊先針對觀眾對 Ceasar 的代入與同理心,
致使後來 Ceasar 的崛起及改變有了極具說服力的根基
觀眾親身感受過 Ceasar 在童年時的可愛天真,
亦一同經歷過為家人出頭, 受家人遺棄的可憐,
高潮戲才會具劇力, 才會震撼振奮
取鏡角度以營造氣氛亦是商業大作必需工具
鏡頭先拍床上熟睡的人, 再慢慢拉遠至在觀察他們的猿人;
先拍人類進入混亂的現場, 再逐漸拉到樓上猿群的蓄勢待發;
追逐戰甫開始時運用廣闊俯攝的視角, 過程則緊跟主角腳步的近鏡拍攝
種種手法都展現大片風範, 集驚險, 感動, 笑料, 反思於一身的暑期之最!

延伸閱讀:
Oscar Watch: How Weta Gives Rise to the Planet of the Apes; Andy Serkis as Lon Chaney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三首動人輕柔的福音詩歌

2011年的香港福音樂壇又振興起來了
以下三個音樂單位的介紹,
證明了港樂更多元化的可能性, 帶來了傳統詩歌風格的創新與衝擊



鍾氏兄弟重編的《將心給我》給我莫大的憾動驚喜
齊唱吳秉堅之歌, 一聽就知是經典翻新, 但萬料不到第一首就是《將心給我》
沒有看過 Track list, 只有那騷靈的掌聲及古典樂伴奏直入主歌
唱起 "假若我有..." , 就喚起最美好的回憶
往日的奉獻詩歌, 過往的青蔥時光
《將心給我》見證著上帝帶給我生命的突破及更新
以前經常取笑的詞意, 尤其最後一句的主語轉換
"不用獻我財物智慧, 將心給我", 說出這話的其實是主耶穌基督
如今聽來, 只有懷念, 只有回味

--



曾路得除了為鍾氏兄弟新碟獻聲外,自己都推出了重新演譯的詩歌專集
其中最動人的一首, 當數徐偉賢譜曲的《當你走到無力》
旋律的感染力, 歌詞的激勵性
在低潮時聽可再次抬頭仰望, 在天上的那一位上帝
信望愛的道路是一生的爭戰, 總有軟弱跌倒之時
然而, 拯救的盼望, 救贖的恩典依舊永在你我心中

--



2011年的一曲《希望之旅》預告了今年劉以達的迷幻電子樂詩歌路線
在09年推出的《Love Mission》早已延續其一貫結他主軸的音樂風格
相信音樂造諧已是大師級水平的他, 在福音界會創出更驚人突破!
說回2009年的第一首主打歌, 就是信主後第一首面世的作品, 單純的歌頌神
最驚艷的當然是女聲 Corinna 的合音,
流行曲式本已無懈可撃, 加上意想不到的合作火花, 不得已的感動
《與主同行》中最精警的一句, 就是 生命原是祢, 簡單直率的質樸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彌迦書 6:8
世 人 哪 、 耶 和 華 已 指 示 你 何 為 善 。 他 向 你 所 要 的 是 甚 麼 呢 。
只 要 你 行 公 義 、 好 憐 憫 、 存 謙 卑 的 心 、 與 你 的   神 同 行 。

內在的要堅守原則, 外間的要關懷大眾
明辯是非, 察看人心; 愛護弱小, 照顧貧病
偏偏知易行難, 往往軟弱無力
只好高歌互勉, 唯有言語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