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The Social Network (社交網絡) - 偏執與孤寂, 冷漠與疏離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being obsessed and being motivated.

Mark Zuckerberg, The Social Network (2010)


社交網絡的氛圍及節奏從一開首就在嘈雜的人聲, 急速的對話中展開
就在第一個畫面未出現前,
在人來人往, 各自各精彩的背景下已開始了男主角及前女友的一連串機關槍式對白
簡潔具效率的交代了整個故事框架,
全片主題就圍繞在
Erica對Zuckerberg的批評態度, 直接成為主角的行事動機 (導火線)
Final Club的爭拗引申成為後期另一段對Mark重要的關係決裂的劇情伏筆
爭取群體的認同, 即得到心儀女孩及社會地位, 則是電影定調的命題, 全覆蓋在短短五分鐘的劇本內
這開場不但強調了本片風格將以 對話 及 溝通為主, 更決定了往後115分鐘的急促節奏



自此影片步伐就不曾停下, 直到最後一鏡才靜止坐下,
在冰冷的電腦前企圖"重新整理"一段失落的關係, 是片首與片尾的循環呼應,
一開始時是平常人聚會的地方, 四周充滿人群, 男主角是對著最愛的女孩說話
最後卻剩下空剩一人的商業大廈辦公室, 沒有任何一人, 男主角對著電腦無言的等待
Erica指責Zuckerberg不得人歡心是因他是Ass-hole
而最後的女孩則指出他只是trying too hard to be an ass-hole;
Erica曾向Zuckerberg說過
We should just be friends, have no intention of being friends with you!
他最後亦只能呆等對方的friend confirmation...

David Fincher 要告訴我們的, 到底是網絡時代的來臨, 讓我們變得更空虛,
還是人心本就寂寞, 互聯網發展只是讓問題浮上平台?
一如Erica所言, 重心根本不在他是不是computer nerd, 而是他的行為與態度
說到底還是一個問題: 人性的偏執 Obsession



偏執是人植根於心深處的的本性, 強行地堅持追求一種固定思想,
永不肯放手, 永不會罷休, 而且會成為意念上的牽絆, 帶點完美主義的味道
偏執往往引導人走向自我摧毀的道路, 亦是David Fincher一貫的主題

1995年的七宗罪(Se7en)
高智慧罪犯要追求樂土的潔淨, 要把七宗罪的犯人獻祭, 最後要完成儀式,
為了神創造的完美世界而獻上沾染原罪的自己, 實為偏執導致的扭曲思想

1999年的博撃會(Fight Club)
極端哲學去得更盡, 偏執地反秩序反系統, 最終造成外在內在的徹底崩潰

2007年的殺謎藏(Zodiac)
尋兇本為公義, 查明真相, 怎料線索紊亂, 幹探記者紛紛迷失在案件謎團當中
更放棄家庭事業, 只為追求一個窮畢生力氣都無法得到的答案

來到2010年, 告別了舊世代犯罪殺人, 以暴力追求完美的社會,
來到新世紀卻是更迷惘, 商業掛帥, 廣告行銷大行其道,
追求金錢與虛榮, 更重要還有型格與效率,
後兩者主導了當代人思想,
亦解釋了Social Network壓縮對話時間 [劇本162頁拍成120分鐘影片],
專心經營人物形象的拍法 [大量表情close-up, 還加上名門望族的攣生兄弟突出形象的重要性]

片中Mark Zuckerberg所偏執的不盡錯誤,
他執迷於與眾不同, 沉醉於出類拔萃,
因此他的熱情化為動力, 他亦執著堅持其創造品牌的形象, 不行商業化路線
成為了Facebook成功的關鍵

可是在他常以高人一等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同時, 他亦自覺的矮化同行的每一個人
他重視其舊女友的評價, 要千方百計的去證明自己,
最終把自己跟常人拉得愈來愈遠
彷彿全世界沒人能明白他心聲,
就如官司爭拗中, 他只能遙望窗外, 超脫了目前一切
邊緣化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
看似有型有不可高攀的傲氣,
只是最後他還是失去了很多不能追回的,
而孤單得他一人的落寞感, 也不是耍酷眼神能掩蓋



於是人際關係也只是一項工具, 在新一代頭腦中更成為一門生意
影片最有趣就在於法律訴訟的爭論 與 友情決裂的過程 共同進行,
就像在為主人翁失去了的感情計算代價,
現代就是方便的代名詞, 任何事物都可有方程式計算, 都可用數字表達
David Fincher 與Aaron Sorkin 對當下社會的觀察與諷刺,
就在結束影片時的一連串真實數字的補充下表露無遺
特別是字幕上講述金錢股權的轉移時, 鏡頭一直凝視著Mark Zuckerberg
而在他面前的, 就只是一個簡單的Friend Request.

導演最拿手的氣氛營造也大派用場, 今次不需製造懸疑, 卻是唇槍舌劍, 連珠炮發
說話作利器, 刺穿人的心, 比槍火傷身更入肉, 刺激的是人物衝突, 台詞睿智幽默

導演與編劇的首度合作 猶如 杜琪峰遇上韋家輝
雖是夢幻組合, 但以West Wing 成名的編劇筆下的人物都太敏銳太聰明
David Fincher基本上只是一味追著劇本走, 以交代故事為首要, 鏡頭技巧為次
可惜的是Aaron Sorkin劇本只是在反映現實, 而沒有反思其社會現象
最後結語更簡化為 人最終只想受人接納, 希望得到好友支持 的老生常談
於是採用Facebook題材的獨特性減輕了, 取而代之是已知的普世價值
Social Network亦變成一套 重對話 輕情節; 重氣氛, 輕主題 的電影

而本片最大的致命傷, 也許是採用了真實人物揉合虛構情節,
畢竟影片中的Mark Zuckerberg 是 Jesse Eisenberg 演繹的版本
本片沒有任何有關Facebook創辦人的訪問資料,
全通過想像與Accidental Billionaire的二手資訊組成現在的主角
當中流連夜店, 女友拋棄等內容稍欠說服力,
始終有真人作藍本的故事, 若過份偏離軌跡, 實有點對故事主人不公

很多影評人把它推舉為 現代版 Citizen Kane (大國民),
實情卻是Citizen Kane在技術上是電影製作的里程碑,
一場簡單的食飯戲, 夫妻間在鏡頭前的距離已說明了感情的淡化
打亂敘述次序, 以及畫外音的使用都是在當時來說首創的技巧
社交網絡的鏡頭卻是一直循規蹈矩, 四平八穩,
完全沒有Facebook面世後改變了舉世溝通模式的氣派

當然這樣的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連David Fincher都無意把這作品跟大師相提並論
首先, Citizen Kane速寫了一個人的一生,
Social Network寫的只是一個人生命中的轉捩點, 就連心靈的突破成長也講不上
其次, David Fincher對於電影藝術的要求相當高,
Zodiac是他的得意之作, Social Network卻只是娛樂消閒品而已,
沒錯, 社交網絡節奏明快, 緊貼潮流脈博, 娛樂性豐富, 就僅此而已.

David Fincher 對於自己作品 Zodiac 及 Social Network 的看法
“Let's hope we strove to get at something interesting, but Social Network is not earth-shattering. Zodiac was about murders that changed America. After the Zodiac killings in California, the Summer of Love was over. Suddenly, there was no more weed or pussy. People were hog-tied and died. No one died during the creation of Facebook. By my estimation, the person who made out the worst in the creation of Facebook still made more than 30 million dollars. And no one was killed.”

有理由相信, 在Zodiac給業界忽略之後 (奧斯卡一項提名都沒有),
拍奇幻逆緣, 和社交網絡只是為討好評審而拍,
證明給奧斯卡, 他拍大片一樣有市場, 一樣能登大雅之堂
希望現正開拍的 千禧三部曲 可讓我看回當初令人驚艷, 震撼人心的David Fincher吧